6月6日是第18个“全国爱眼日”,今年的主题为“汇聚中国梦,2016年前消灭致盲性沙眼”。我院作为“吉林省防盲办公室”的依托单位,是“视觉第一·中国行动(三期)”项目的吉林省牵头单位,承担着2016年前在全省消灭致盲性沙眼的使命。针对今年的爱眼日主题,我院积极组织了以下一系列活动:
1. 在医院、社区张贴由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倡议的爱眼日公益宣传海报,使消灭致盲性沙眼的理念深入民心;
2. 与吉林卫视公共频道、东亚经贸新闻报社、吉和网等媒体合作,邀请相关医生为广大市民普及沙眼防治知识;
3. 由我院小儿眼病科主任杨隆艳教授带队,组织医务人员赴农安县烧锅镇小学进行义诊、筛查、送医送药活动。
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,结膜是沙眼的发源地。沙眼病变早期可发生在上、下睑结膜面的内、外角处和眼睑及眼球的交界部分即穹窿部,严重的可波及全部睑结膜,表现为充血、血管模糊、有粗糙的乳头及大小不等的混浊的滤泡,因其粗糙不平的外观,形似沙粒,故名沙眼。多为急性发病,病人有异物感、畏光、流泪,很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。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,进入慢性期,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易疲劳。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,可不留瘢痕。但在慢性病程中,于流行地区,常有重复感染,病情加重。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,刺激症状变为显著,视力减退。晚期常因后遗症,如睑内翻、倒睫、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,症状更为明显,并严重影响视力,甚至失明,因此称为致盲性沙眼。
沙眼的治疗原则:
1、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,治疗周期在1-3个月,需定期检查。
2、手术矫正沙眼的睑内翻倒睫,防止倒睫毛磨擦角膜进一步引起视力丧失,这是最急需采取的行动。
3、注意个人卫生,洗面和清洁眼部,毛巾和脸盆专人专用。
4、环境的改善,以消灭沙眼:改进水的供应,居住环境包括垃圾的处理,睡眠房间的分隔、通风,能够预防沙眼,这是控制沙眼中需长期进行的最艰巨的工作。
我们将共同努力,为实现在2016年之前消灭致盲性沙眼做出应有的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