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
健康科普当前位置:首页 - 健康科普
  • 每三人就有一人是近视眼!一个办法不只让你看得清
  • 发布时间:2019-01-28  来源:
  •        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研究院副院长-周行涛教授
           拥有一双明眸是每个人的权利,每一个灿烂笑容、每一个梦想开花瞬间、每一片美景美色都需要明净双眼去感知。我,愿是呵护眼睛的使者。
           在我国,每三人就有一人是近视眼,让近视眼恢复明亮如初,是近视领域所有同仁的责任和梦想。
           近视,从某种意义上说属于人类“进化”的适应性表现,目前科学家尚没有找到控制眼轴增长的方法。
           对于度数稳定的成年人,用安全的手术还给他们清晰自由的视觉,对于个人、家庭和社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,而这些社会学的意义当前是被低估的。
           作近视医生,探究和提供安全的矫正模式责无旁贷,能把最新的科技转化为切实的患者健康利益,是幸运的。
           当从专业上走出一条路,在循证和实践上确信能帮到患者的时候,我们发现,很多近视者包括很多医务工作者甚至眼科医生,对近视手术顾虑重重。
           大多数人由于最新知识未普及,对于近视治疗要么盲目迷信,要么盲目排斥,缺乏理性和科学性。因此正确、及时的交流与传播显得尤为必要。
           我从2010年开始做全飞秒手术FLEX和SMILE,是我国最早开始做的,现在团队已完成3.8万台以上,全球排第一位。
           从全世界范围看,目前33万以上的手术量,循证的安全和微创性已经得到公认。我相信全飞秒会成为普惠近视的适宜技术。
           2010年,在青岛举行的全国角膜病大会期间,召开了全飞秒在中国的第一次会议,我对全飞秒进行了讲述,还播放了自己的手术录像。
           当时了解全飞秒手术的同道太少了,确切地说当时我有点孤军奋战的感觉,广大近视患者更不知晓。那时,除了技术还有其他各种困难。
           2011年夏天,SMILE的专用边切软件进入中国,效率及安全性得以提高,国内同道踊跃响应并开始积极研究。但由于一些因素,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内的全飞秒发展得没有那么顺利。
           直到2013年,近视患者对微创手术的实际需求促进了全飞秒在中国的发展,无论质量还是数量开始快速提升,越来越多的         近视病人主动要求此手术。全飞秒本身的特性以及安全稳定的长远效果,让临床实践进一步扩大。
           飞秒符合屈光手术未来的大方向,国际上会越来越多,将来我国也会开展得更多。近视手术是在健康人的眼上施行手术,对医生提出的要求是最高的,医生必须严谨求实、精益求精,这也是全飞秒发展的内在驱动力。
           近视者都希望手术后看得清,视力达到1.0或者1.5,并且希望在白天和夜晚无论光线如何都看得清晰和舒服,这也是全飞秒SMILE所追求的视觉质量。
           结合国情,对轻度近视散光的青年,基于参军、招工等原因要求激光手术的患者,以及特警和运动员,我特别推荐SMILE。
    关于近视手术的种种非议,源于健康教育的欠缺。科学事实总是简单朴素的,不但努力去做,辛勤积淀知识存量,还要让知识传播开来,让知识流量带去光与热忱、爱与微笑,近视手术当然会获得更多的肯定。▲
            周行涛教授简介
            周行涛,教授,主任医师,博士生导师,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研究院副院长、眼科副主任、视光学科主任。          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、中华眼科学会视光学组委员、上海医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学眼科组组长。
            复旦大学2013年“十佳医生”。上海“银蛇奖”获得者、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、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人才”等。专注于近视手术、屈光发育与异常、高度近视遗传及视觉科学等领域,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。国际率先开展SMILE-CCL技术、国内最早全飞秒SMILE和LASEK、epi_LASIK研究、眼内镜ICLV4C、LASEK联合快速交联CXL及远视SMILE研究等,在AJO、IOVS、BJO、JRS、JCRS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,其中7篇JRS期刊封面文章。
  • 上一篇:近视眼能否治愈?这可能是大牌专家最权威的一次回答
  • 下一篇:美国FDA力荐全飞秒激光治近视